
阿里国际版o1来了,Marco-o1:聚焦开放式问题推理
阿里国际版o1来了,Marco-o1:聚焦开放式问题推理自从 OpenAI 发布 o1 模型以来,业界对其的追赶不断加速。
自从 OpenAI 发布 o1 模型以来,业界对其的追赶不断加速。
自从 OpenAI 发布展现出前所未有复杂推理能力的 o1 系列模型以来,全球掀起了一场 AI 能力 “复现” 竞赛。近日,上海交通大学 GAIR 研究团队在 o1 模型复现过程中取得新的突破,通过简单的知识蒸馏方法,团队成功使基础模型在数学推理能力上超越 o1-preview。
根据一份 SEC 文件 Crusoe Energe ,一家正在建设数据中心的初创公司,据报道将租赁给甲骨文、微软和 OpenAI,正在筹集 8.18 亿美元。
在2024年的AI领域,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有趣的转折。 OpenAI的进展节奏明显放缓,GPT-5迟迟未能问世,“Scaling Law”成了天方夜谭,即便是年初震撼业界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,也未能如期实现“全面开放”的承诺。
如何解决模型生成幻觉一直是人工智能(AI)领域的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。为了测量语言模型的事实正确性,近期 OpenAI 发布并开源了一个名为 SimpleQA 的评测集。而我们也同样一直在关注模型事实正确性这一领域,目前该领域存在数据过时、评测不准和覆盖不全等问题。例如现在大家广泛使用的知识评测集还是 CommonSenseQA、CMMLU 和 C-Eval 等选择题形式的评测集。
算起来,距离 5 月 14 日 OpenAI 发布 GPT-4o 高级语音模式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。在这期间,AI 实时语音对话已经成为了有能力大厂秀肌肉、拼实力的新战场。
美司法部请求法官强制谷歌出售其Chrome浏览器,这标志着对这家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的重大打击。
继 OpenAI o1 成为首个达到 Kaggle 特级大师的人工智能(AI)模型后,另一个 Kaggle 大师级 AI 也诞生了。
今天,OpenAI 联合创始人 Greg Brockman 宣布结束悠长假期,以总裁身份重返 OpenAI 。 「人生中最长的假期,结束了。」 Greg 在 X 上写道,回来继续搞事情。
翁荔的技术博客深入、细致,具有前瞻性,被很多 AI 研究者视为重要的参考资料。如今,她离开了 OpenAI,开启新的征程。而且她表示,之后可能有更多时间频繁更新博客。